10月27日,四航局承建的大连湾海底隧道沉管预制项目首节E1管节顺利出坞,标志着沉管预制西坞首批三节沉管出坞作业开始,创造了国内跨海沉管隧道干坞法预制速度之最。
西坞预制场长约500米,宽约135米,高约15米,西坞首批出坞的管节为E1、E5、E6三个管节,其中E1管节长135米,重达4.1万吨。今年4月26日,首批管节首个节段E5S6浇筑完成,这标志着项目沉管预制进入全面生产阶段;历时约六个月,项目陆续完成E1、E5、E6三个管节的预制,此次出坞的三个管节在预制及一次舾装作业完成后,坞内进行了约65万立方米灌水作业,待坞内、外水平面一致后,坞门打开,管节绞移至系泊存放区存储并进行二次舾装作业,以实现沉管沉放安装精准控制。
与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的工厂法预制不同,大连湾海底隧道项目建造了国内最大的沉管干坞“加工厂”,实现直接在干坞内进行沉管节段预制。为应对大连及周边地区天然优质沙严重缺乏问题,沉管预制采用机制砂配制沉管混凝土,这在国内寒冷地区海底沉管尚属首次应用,特别是冬季养护和抗裂,对工艺和工法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施工过程中,四航局项目团队克服了双重疫情影响、大量施工人员无法返场、地材短缺等困难,安全、优质、高效完成了沉管预制、一次舾装、灌水作业等分项施工,为大连湾海底隧道关键线路沉管浮运安装奠定坚实基础。
▲在项目施工前,为对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脱模剂选用、振捣时间参数、冬季混凝土施工温控措施及温棚、蒸汽养护的施工效果进行探索,项目团队开展了小尺寸模型试验及足尺模型试验,验证适合大连地区的混凝土配方及冬季施工各项措施,完善形成大风寒冷季节施工操作的流程。
▲在制作工艺上,项目使用的成套大型全自动液压模板,作为沉管预制工艺的核心技术之一,其体量大、要求精度高、安装调整工艺复杂,在国内首屈一指。
大连湾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是我国首个大型跨海沉管隧道PPP项目,全长约12.1公里,其中海底隧道全长约5.1公里,共需安装大型沉管18节。四航局负责承建大连湾海底隧道项目的18节管节预制、一次舾装、灌排水等施工作业。项目整体建成后,大连市将新增一条纵贯南北的快速通道,不仅能缓解城区高峰期交通压力,还将成为解决人口聚集和功能转移的重要交通轴、发展轴和景观轴。
目前,沉管预制西坞E5、E6管节正在等待出坞,沉管预制东坞第一批管节目前剩余三个节段正在进行施工作业,其他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向着创大连市百年门户工程前进,推动大连湾两岸一体化建设。
内网登陆 |OA登陆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Copyright ©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粤ICP备05142109号 |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439号
版权所有: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