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1
你的位置: 首页 > 企业文化 > 四航二故事
企业文化

【文化四航】 天堑通途 四航为桥

2020-11-04  14:38:48 作者:四航二公司点击:2599次

从南方以南的广州,到蓝色北国的青岛。火车行驶三十二小时,飞机三个小时,行程两千六百公里。一群四航人越过了北回归线,来到了两千六百公里外的北国青岛,为横跨天堑立下决心。青岛海湾大桥从二零零七年开始,从一片满目荒凉的滩涂开始,从开始的地基处理,临时码头的建设,到现在的设施完善,每个月二十片箱梁的预制完成,都无不渗透着四航人奋斗的汗水。


三年的北方工程,无论是气温还是交通,使很多南方的同志感到不适应,夏三伏,冬三九,来得都比广东要强烈,烈日暴晒,严冬的冰冻三尺,无不考验着人们的心里和生理。项目部面朝大海,背靠环海高速,出门要要绕过高速才能到达市里,项目部每个星期只有一次出去购物的机会。面对这些困难,坚定的四航人秉承“四海为家”的信念,驻扎在青岛,奋战在青岛,在这蔚蓝的渤海之湾书写着一首蓬勃的跨越之歌。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记得在过去的二零零九年,产值任务重,工期紧,杨胜生经理对业主承诺,今年一定完成箱梁预制任务,并且完成六合同段搅拌站的搬迁。北方的天气反复无常,不必说秋老虎过江窒息的炎热,不必说冰冻三尺的严寒,更不必说暴风雨肆虐无忌的洗礼,每年可以干活的时间很是有限。为了信守承诺,项目部上下戮力同心,领导带头,成立了以年轻人为主的青年突击队。每天从见得到黎明的那一刻起开始工作,一直工作到漫天星辉洒满大地。


进度要保证,质量更要保证,除了吃饭睡觉时间,主管以及技术员基本上都坚守在施工现场,项目部领导检查工作质量更是家常便饭。青岛海湾大桥六标段,是距离项目部最远的一个工区,处在胶州湾中心位置,坐船需要一个半小时。桥面的廖师傅,五十四岁的老师傅,技术精湛经验丰富,为人热情,是六合同段的“大红人”。要是有人问廖师傅在哪里呀,你得到的回答一定是在现场呢。廖师傅把桥面就当成了自己的家,把我们这些新来的员工当成自己的孩子。他一个月最多回去一次,当天晚上回去,第二天一早就坐船上桥,从不耽搁。稍微空闲的时候,他就会给我们这些年轻的员工说他的经验他的看法。我们无论在做人还是做事方面都从廖师傅那边学到了很多。在那些奋斗的日子里,我们一起忘了时间,忘了休息。终于在春寒料峭的北风中完成了湿接缝防撞栏的浇筑以及搅拌站的搬迁。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箱梁的预制也圆满的完成了产值任务,全年完成箱梁预制185片。二零零九年是箱梁预制压力最大的一年,由于受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下半年的产值任务压力巨大。工程部长陈锐煌身先士卒,偌大的预制场,你随时可以看见他的身影。在所有的员工的努力下,钢筋的绑扎,模板的安装,混凝土的浇筑,环环紧扣,紧张有序。要知道就是仅仅混凝土的浇筑这一项就需要十个小时以上的时间。而我们就创造了一个月22片梁的优秀记录。在预制场没有悠闲身影,只有匆匆的脚步;没有安静的闲适,只有轰鸣的马达。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天道酬勤!在山东省总工会、青岛市劳动竞赛委员会、山东高速集团联合举办的二零零九年度“青岛海湾大桥杯”立功竞赛中,中交四航局青岛海湾大桥第十二合同段项目部获得“青岛海湾大桥杯”立功竞赛二等奖。回首过去,我们因挑战而奋斗,因信念而执着,因团结而感动。遥望飞架于渤海之湾的青岛海湾大桥,万平海湾横渡,极目齐天舒!他凝聚了太多四航人的故事,四航人四海为家、信誉至上团结奋斗的故事。


人说:人生自信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我说:四航自信三千年,会当水击九万里。四航故事说不完,美谈佳话终流传!(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