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1
你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品牌专题
新闻中心

四航局六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2-04-08  08:34:35 作者:四航二公司点击:2401次

导读

近日,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主持召开科技成果的评价会,评价委员会一致认为四航局六个项目的研究成果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长周期波海况下工程船舶施工适应性评估方法研究及应用”针对工程建设项目遭遇中长周期波浪影响的难题,通过中长周期波浪作用下的工程船舶的适应性研究,建立了工程船舶作业适应性评估指标体系,支撑了工程船舶外海施工作业船舶选型、调遣、工期安排等工程实践;提出的中长周期波浪条件下船舶水上作业适应性改善措施,提升了工程船舶在恶劣环境条件下的水上施工作业能力。研究成果为恶劣海况下的施工作业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支撑,目前已成功应用于泉州石湖、汕尾陆丰、揭阳惠来、加纳特码、秘鲁钱凯等境内外多个工程。

微信图片_20220408084040.jpg



“超大型预应力混凝土异形箱梁预制及SPMT车浮态上驳关键技术”依托香港将军澳跨湾大桥工程。通过采用非常规的模板设计,研制了“模块组件+调节构造”异形箱梁模板系统,实现模板的三维可调,满足了变截面曲线箱梁的线形变化。根据模板特点研制了高效安全、高精度的装拆模台车。针对箱梁移运、上驳过程中的梁体结构安全问题,研发了SPMT车移运技术及浮态上驳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超大型预应力混凝土异形箱梁上驳的技术难题,确保了施工安全和质量。

微信图片_20220408084118.jpg



“干坞法全断面间隔浇筑整体式沉管预制成套技术与应用”依托车陂路-新滘东路隧道工程。针对内河沉管隧道在城市核心地区开展全断面浇筑施工面临场地受限、商品混凝土质量挑战、传统工厂法全断面工艺不适用等难题,开展了场地受限条件下全断面浇筑法干坞建造技术、步履式机械化全断面模板系统和全断面间隔浇筑整体式沉管质量控制技术等研究,形成了干坞法全断面间隔浇筑整体式沉管预制成套技术。该项技术使全断面浇筑工艺突破了工厂法等大型预制场地条件的局限,推动了全断面浇筑工艺在沉管隧道的推广应用,可为我国中心城区等狭窄场地条件内的沉管施工提供参考借鉴。

微信图片_20220408084121.jpg




“中东地区吹填造陆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依托中东地区疏浚吹填与地基加固工程,以吹填砂性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吹填质量全过程控制、含细颗粒砂土蠕变特性、地基加固工后沉降计算方法和地基加固质量评价方法等研究,形成了中东地区吹填造陆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科威特LNGI项目、沙特阿美贝里钻井岛项目、扎瓦尔四期项目、沙特吉赞JIGCC取排水口地基处理项目等依托工程,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有效解决了依托工程吹填造陆问题,确保了吹填料和地基加固满足高质量要求。

微信图片_20220408084124.jpg



“海洋环境混凝土构件边角区氯离子多维扩散规律研究”制定了考虑骨料粒径和截面形式等因素的混凝土取样规则,提出了混凝土构件氯离子多边界扩散区的取样方法;创建了适用于规则构件的二维三维扩散区计算方法,以及非规则构件二维钝角扩散区和锐角扩散区计算方法;建立了包括氯离子扩散系数和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时变性的混凝土边角区结构耐久性寿命计算模型,通过长期暴露试验数据的验证,完善了混凝土耐久性定量设计技术。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黄茅海跨海通道工程和浙江舟山舟岱大桥。

微信图片_20220408084128.jpg



“疏浚土纳泥区生态固化与改良技术研究”依托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江淮沟通段J011-1标航道疏浚工程,开展了纳泥区表层排水技术、纳泥区生态固化植物选择、种植方法以及固化效果检测等研究。筛选出了适应疏浚土环境、植物生长蒸腾量大且加筋效果明显的皇竹草和高丹草等速生禾本植物;提出了“自然沉淀+净化排水+种植速生禾本植物”生态化的疏浚土纳泥区表层固化方法;建立了服务于疏浚土纳泥区复垦利用的农用地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可实现疏浚土纳泥区低成本复垦利用,以及对疏浚土纳泥区生态固化后土壤质量的科学评价。

微信图片_20220408084131.jpg



六项科技成果经评价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充分彰显了四航局科技研发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了企业行业影响力,也为四航局2022年科技创新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