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1
你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新闻中心

媒体聚焦 | 奋斗青春路,我在沙特建海岛!

2022-05-09  08:09:58 作者:吕官弟点击:2679次

5月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五四”青年节之际报道了沙特海岛建设者——四航二沙特区域分公司总经理薛林虎的故事。随着镜头聚焦他的一天,讲述了公司海外一线员工传承四航二“埋头苦干、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精益求精”优秀文化基因的奋斗事迹,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投身一带一路建设的良好精神风貌。

11.jpg

每日往返海陆间 助力沙特绿色发展

由中国港湾承建、四航二负责施工的谢巴拉岛和乌玛哈特岛开发项目,包括疏浚、吹填、护岸与生态保护等工程。作为沙特“愿景2030”经济转型计划的一部分,红海沿岸将被打造成全球闻名的旅游度假圣地,即沙特的“马尔代夫”。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薛林虎每天都要往返于住处、项目部和海岛项目现场,算起来,步行和乘车坐船的总路程足以绕地球赤道一圈。

据了解,在“一带一路”沿线涉及到的诸多项目中,因该项目本身对环保高标准、严要求的属性,项目团队既要保障工程进度,又必须兼顾严格的生态保护要求。为此,薛林虎专门组织团队成员,深入学习沙特当地生态及环保相关法律法规,每日开展施工区域沿岸及外围海域环保监测工作。

高温海浪 从“不适应”到“习以为常”

沙特气候常年干燥、高温,尽管还没有到夏天,但白天的平均气温已接近40摄氏度,为此,薛林虎经常每天要换两三套衣服。该项目最大的难点就是离岸作业,所有工作都在距离海岸30公里外的海岛上完成,建设团队只能乘坐高速交通艇往来陆地与海岛之间。

风浪稍大就免不了被海水打湿全身,烈日下薛林虎的脸上不一会就能析出盐分,一擦就能看到像沙子般大小的盐粒。刚来项目上,室内外的大幅温差让薛林虎很不适应,不过现在这些艰苦的自然环境他都已经习以为常了,连原来晕船的毛病都因为频繁的海岸与海岛间通勤“治”好了。

生态保护钻研深 “努力没白费”

12.jpg

项目初期,为保护海岛原始生态环境,业主并不同意驻岛作业,并要求作业海域的水体浑浊度不超过2毫克每升,不能破坏珊瑚礁和生物多样性,具体到灯光亮度、对鸟类繁衍的保护等非常具体的细节均有要求。

薛林虎带领项目团队专门拿出了环保措施和解决方案:设置专门的污水收集设备,进行垃圾分类,定期运输处理;科学移动海鸟巢穴,满足其生存繁衍需求;严控作业环境的灯光亮度、照明角度。通过多措并举,赢得了业主和当地的支持。

项目伊始,薛林虎和同事们对岛屿进行了勘探,发现该区域全部属于细沙海底,按照以往的操作经验,仅在施工边界安装一道防护纱根本起不到防护作用。

他充分发扬青年骨干带头先锋力量,带领当时仅有的十多名先遣队员“探海斗浪”,下水探水情、摸环境。每次下水时间长达三至四小时,好多同事身上至今还能看到当时留下的伤痕。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项目布置的第二道防污围帘充分发挥作用,保护了海洋生物所需的生存环境。

15.jpg

在薛林虎的带领下,项目团队创新施工工艺、科学精益管理,将一座荒无人烟的岛屿 “改头换面”,到如今谢巴拉岛和乌玛哈特岛的疏浚工程已基本完工;两岛的酒店桩基工程也已分别完成50%和65%。

“每次看到项目有新进展,看到海里的鱼和岛上的鸟与我们和谐共处,就感觉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薛林虎欣慰地说道。作为新时代青年,还有许多像薛林虎一样海外建设者,在工程一线默默地以青春汗水践行“交融天下、建者无疆”的企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