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1
你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品牌专题
新闻中心

万人空巷,见证四航局建设的中国内地第一座城市高架桥通车盛况

2022-06-20  08:20:11 作者:四航二公司点击:1346次

这张由广州市老市长、四航局首任局长朱光之子,曾任《羊城晚报》记者的朱穗风拍下的精彩历史瞬间,发生在1987年9月20日,它记录下了那一天15万市民徒步登上四航局主要参与建设的广州市人民南路高架桥的盛况。而这座人民南路高架桥,也正是中国内地第一座城市高架桥。照片里呈“人”字形的桥上,密密麻麻都是人,连分立在高架桥两旁的楼房顶上也站满了人,拥挤的人潮与人字形的高架桥相得益彰,极具视觉冲击力。

1.jpg

    

改革开放的大门打开后,密集的人口流动促进着城市不断发展,广州以南方大厦、爱群大厦、白天鹅宾馆为商圈的人民路,成为了很多商务人士往来的聚集地,同时也给城市道路交通带来更大的压力。时任广州市副市长石安海曾在央视访谈中谈及:从1980年到1986年,广州机动车从3万辆增加到13万辆,增加了10万辆。非机动车主要是自行车,从107万辆发展到了近160万辆,增长非常快,严重的影响了居民的出行,限制了整个城市效能的发挥。

而在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也要在广州举行,广州的交通系统更是面临史无前例的严峻考验。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州市政府决定,在六运会开幕前,要在最繁华的人民路修建一座高架桥。

四航局负责整个项目中长736米的人民南路西濠路口至大新路口和长151米匝道的建设,时任四航局二公司副经理吴源华、第一施工处主任傅立容负责了项目的施工工作。当时,作为内地第一座城市高架桥,四航局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而且由于要迎接全运会,施工任务非常紧张。吴源华回忆道:“市政府每周都会组织生产进度例会,各单位汇报进度,很有打擂台的感觉。”

在建设期间,170多名四航局建设者日夜奋战,特别是进入盛夏,路面气温常达40摄氏度,大家克服重重苦难,战高温、斗酷暑,将人员分成两班进行轮换作业。最终,项目从1986年11月破土动工,至翌年8月15日就全面竣工,四航局用时仅10个月,提前15天零事故完成了施工任务。“期间,国务院的检查组来广州检查全运会重要配套设施进展情况时,四航局还因为在施工中采用了新工艺,文明施工做的好,而得到了检查组的赞赏。”当时负责项目箱梁安装的胡光月对项目建设记忆尤新。经过一番大战,四航局以“四个第一”即工期第一、质量第一、安全第一和竣工资料第一的优异成绩,获得广州市政府的高度评价,并获奖励5万元。

“在高架桥的建设过程中,四航局在所有参建单位里拿了劳动竞赛的第一名。通车那天,我们的职工是坐在第一辆大礼车开上了高架桥。”在四航局工作已经超过38年的陈明星,那时候才刚参加工作3年多,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他喜不自胜,“你把通车的照片放大,还能清楚地看到第一辆彩车车头悬挂着‘交通部四航局二公司’的横幅”。

2.jpg

对广州街坊来说,高架桥的落成可是一件新鲜的“大事”。一位市民大胆向市政府写信建议:希望在大桥通车前能允许市民上桥参观,体验这一创新成果。时任广州市副市长石安海得知市民请求后,立马作出批示,同意通车前允许市民参观三天,并请时任广州团市委书记朱小丹组织安排市民参观,曾经任羊城晚报记者朱穗风也非常期待这个历史性的新闻素材。

1987年9月23日,在人民路、六二三路高架路隆重的通车典礼上,立功授奖的四航局40名职工代表,坐着装扮得五彩缤纷的大礼车,行驶在自己建设的道路上,他们心中都充满了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