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1
你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品牌专题
新闻中心

公司首个走出广州的重点工程——江门北街糖厂码头

2022-06-20  09:01:14 作者:四航二公司点击:2027次

1955年,国家在“一五计划”中明确提出把制糖工业作为今后食品工业建设的重点,并将江门北街糖厂纳入重点工程,不久国家轻工业部投资7200万元用于江门北街糖厂建设,全国各地力量迅速汇集驰援江门,掀起建设热潮。乘着时代的东风,公司开始由广州向外拓展,开赴江门,以主力军的身份参与糖厂码头的建设。

10.jpg

1957年6月,交通部航务工程总局第一工程局第二工程处(公司前身)与发包方签订江门北街糖厂码头工程施工合同,陈客卿、裘向华、李克、胡英华、湛普庭等人先后主持施工,并于1958年9月顺利投产使用。

江门北街码头位处西江南岸、蓬江口之西,河阔水深,是一个优良的江海型港口,也是省内仅次于广州黄埔的外贸大港。码头工程岸线长409.57米,第二工程处负责建设4个泊位码头,分为甘蔗码头、货物码头、煤码头三个主体工程。

该码头结构形式采用墩柱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型式,全部基础均为钢筋混凝土桩基,按照波兰专家原设计方案,码头的所有桩基施工需采用华朔兹法(即气压灌注混凝土桩),采用陆上施打工艺,这也是公司首次引用的国外工程施工工艺。面对此前从未接触过的新工艺,建设者没有机械搬运,而是经过反复实验对比和实地考察,不断调整优化设计方案,最终采取甘蔗、货物码头水上直接施打、煤码头采用华朔兹桩陆上拖打的施工方案,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降低了施工成本。

对于打华朔兹桩这种“洋工艺”,国内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项目团队不等不靠,在项目开工前便进行打桩试验,提前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在正式动工后在专家的讲解下边干边学,但又不简单盲从,经常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独特的见解,得到外籍专家的高度评价。由于没有该专业的工种,队伍便采取土洋结合的方法,以钻探工为主,起重工、普通工配合,大家边干边学,相互切磋交流,很快掌握其操作技能,并抽调出较熟练此项工艺的工人建立新的台架,按设计的桩长,制定每个台架的进度,布置各台架的点位,有效地加快进度,整个江门北街糖厂码头打桩工程仅半年多时间便全部完成,为后续工程的有序推进奠定了基础。

江门北街糖厂码头是四航二首个走出广州本土的重点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极大鼓舞了全体广大职工的斗志,坚定了公司拓展华南市场的决心,也拉开了公司为祖国筑港事业转战南北、西进东征的大幕。

后记:2020年12月30日,由中交四航局二公司承建的华南地区最大的内河智慧码头——江门高新港竣工落成。江门高新港年集装箱运载吞吐能力达到120万标准箱,可使江门市外贸船运吞吐量增长一倍。江门高新港将成为珠西规模最大、广东省首个智慧型内外贸内河码头,成为大湾区国际化物流运输大网络的重要支点和大湾区西翼物流枢纽平台,形成北广州、东深圳、西江门“三足鼎立”的综合交通枢纽格局,对于扩展产业发展空间、降低企业运输成本,缓解交通压力,促进港口与城市协调发展都有着重大的作用。